美国东北大学研发出零待机功耗红外探测器


在目前的方案中,可见光反射层通常直接沉积在红外吸收层之上,一方面由于双材料效应会导致可动微镜形变,导致器件灵敏度下降;另一方面,可见光反射层面积占整个像素面积的比例较小,像素间无读出信号的空间较大,像素可见光利用率低。

  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的像素结构一般包括:锚、支撑梁(包括双材料梁和隔热梁)和可动微镜。锚站立于衬底之上,可动微镜通过支撑梁与锚相联接,并悬浮于衬底之上。双材料梁一般由两种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材料构成,如由金属材料和介质材料构成;隔热梁由热导系数较小的材料构成;可动微镜部分一般包括可见光反射层和红外吸收层。

  目前的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一般基于硅衬底进行器件结构和工艺设计,其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采用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如图1所示),以硅为衬底,以氧化硅、磷硅玻璃、多晶硅为牺牲层,一般采用湿法腐蚀释放像素结构。由于不需要去除衬底硅,器件的机械强度好,像素之间没有热串扰;由于牺牲层厚度只有几微米,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阵列释放后的像素很容易和硅衬底发生粘连,另外红外辐射需要透过硅衬底才能入射到像素结构中的红外吸收层上,而硅在8-14μm波长范围内的红外透过率大约为50%左右,也就是说这类器件的红外辐射利用率一般在50%左右。

  另一类是采用体硅微机械工艺制作(如图2所示),一般采用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方法去除像素下方的硅衬底释放像素阵列,红外辐射能无遮挡地入射到像素结构中的红外吸收层上,大幅提高了红外辐射的利用率;由于像素结构下的硅衬底被去除,避免了像素和衬底的粘连;但是深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高能粒子的轰击会对像素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去除像素下方的硅衬底会造成器件的机械强度下降;另外如果像素下方的硅衬底被全部去除时,像素之间会有严重的热串扰。

  因此,目前的制作方法,还不能同时满足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对器件机械强度、热串扰、像素的无损释放、红外辐射利用率、可动微镜平整度和可见光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新闻


感知“利”器:改进型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1

在目前的方案中,可见光反射层通常直接沉积在红外吸收层之上,一方面由于双材料效应会导致可动微镜形变,导致器件灵敏度下降;另一方面,可见光反射层面积占整个像素面积的比例较小,像素间无读出信号的空间较大,像素可见光利用率低。  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的像素结构一般包括:锚、支撑梁(包括双材料梁和隔热梁)和可动微镜。锚站立于衬底之上,可动微镜通过支撑梁与锚相联接,并悬浮于衬底之上。双材料梁一般由两种热膨胀系数


“委遥二号”上神奇的相机兄弟 看得清又不会被干扰

据人民网科技频道报道,10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以下简称“委遥二号”)。据了解,该星分辨率优于1米,开启了我国遥感卫星出口“亚米级”时代。“委遥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向委内瑞拉出口的第二颗遥感卫星。它搭载了一台全色/多光谱高分辨相机(以下简称高分相机)和一台短波/长波红外相机(以下简称红外相机),可实现全色、多光谱、大视场、联合对地遥感,具备全天时成


感知“利”器:改进型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

在目前的方案中,可见光反射层通常直接沉积在红外吸收层之上,一方面由于双材料效应会导致可动微镜形变,导致器件灵敏度下降;另一方面,可见光反射层面积占整个像素面积的比例较小,像素间无读出信号的空间较大,像素可见光利用率低。  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的像素结构一般包括:锚、支撑梁(包括双材料梁和隔热梁)和可动微镜。锚站立于衬底之上,可动微镜通过支撑梁与锚相联接,并悬浮于衬底之上。双材料梁一般由两种热膨胀系数


在红外特征信号到达器件后利用其本身携带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教授MatteoRinaldi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近期研发出了一款零待机功耗红外探测器。这款零待机功耗红外探测器能够在有意义的被测信号出现前,保持零功耗的休眠状态,在红外特征信号到达器件后利用其本身携带的能量来驱动一个热敏微机械开关,进而接通负载电路开始工作,以实现整个传感器节点仅在特定红外光谱出现时被“唤醒”。这款零待机


萌萌哒!雪豹母子出行 被红外相机“偷拍”[太开心]

11月4日—6日,由四川省林业厅主办的“横断山雪豹保护行动研讨会”在都江堰召开。研讨会上,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陆续公布了新一轮雪豹数据回收成果,在卧龙魏家沟3个点位的红外线相机中发现了雪豹四口之家的身影。据了解,雪豹是独居动物,大约在一岁半左右离开母亲,独自生活,成为那个孤傲不羁、敏感机警、行踪诡秘。四只雪豹同框极其罕见,这也是四川第一次拍到。据了解,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视频共有五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级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启动

参加项目启动会的领导有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彭泉、项目责任林学春研究员、徐国建教授,以及各项目参与单位代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副总经理、锐科激光董事长伍晓峰到会致辞。“工业级大功率光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由锐科激光牵头,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春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江苏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